中国特产平台网走向全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借助电商平台
-**Shein**:2008年在南京成立,从一开始就专门针对国际客户。在2020年之前,其销量一直在攀升,但直到疫情爆发才让Shein真正崛起。该公司的社交媒体团队推广所谓的sheinhaul视频战略,创作者有时会一次试穿100多件衣服。该应用的全球销售额从2019年的40亿美元飙升至2022年的230亿美元。
-**Temu**:隶属于电商平台拼多多,2022年9月推出时,也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人们。今年2月,该公司在“超级碗”(Super Bowl)比赛期间播放了一则广告,鼓励观众“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不用担心成本就能装满他们的虚拟购物车。数字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那个周末,Temu在美国的应用下载量达到42.6万次。
-**TikTok**:正在通过TikTok Shop将其庞大的用户群转化为在线购物者。TikTok Shop于2021年4月在印尼推出,第一年就积累了25亿美元的销售额,随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泰国相继推出。
###依托科技赋能
-**提高生产效率**:引入无人机、传感器等现代科技,辅助农户提高生产效率和作物管理水平。
-**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利用区块链记录产品来源和流通路径,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增强消费者信心。
-**实现精准画像**:通过数字化技术对质量、品牌、特色进行数字化的表征,能够让好品质被清晰看见,有利于推动土特产优质优价。
###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标准化平台**:构建“种植户+产地仓+城市仓+交易平台+营销终端”的果蔬贸易体系,纵向联通“生产+贸易+加工+流通”的果蔬产业链。
-**提供冷链物流**:建立全程无缝冷链流通体系,使果蔬采后预冷、商品化处理、贮藏、运输、配送和零售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需的适宜低温环境下,以减少流通损耗、保证质量安全。
###拓展新型业态
-**发展农文旅融合**:多地推出与农时季节相适应的特色农旅线路,做足“农业+旅游”的生态观光文章,由之前传统的种植、加工逐步向“特色农业+互联网、文创、旅游”等新型业态深度拓展。
-**打造文创产品**:一些地方的土特产走起文创风,大力开拓农文旅融合发展增值空间,推动特色农业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农事、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培育乡村游、生态游、观光游、农事体验游等农文旅融合产业。
###加强品牌建设
-**注重品牌设计**:各地注重土特产的品牌设计和推广,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提高土特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升品牌质量**:加强对土特产的质量监管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应对挑战
-**应对政策变化**:部分国家可能会因为保护当地企业或供应链完整性等原因,改变进口规则甚至禁止相关平台。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目标市场的政策动态,及时做出调整。
-**应对价格竞争**:一些平台的低价策略给卖家带来了压力,企业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
-**应对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和消费习惯,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和营销。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