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具行业是指生产和销售钓鱼用品的产业,其主要包括钓鱼竿、鱼线、鱼钩、饵料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钓具行业逐渐细分为多个子类,如钓竿、鱼线、鱼钩、浮漂、饵料等。这些产品不仅是钓鱼爱好者进行钓鱼活动所必需的装备,也是钓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钓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钓鱼这项活动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至古代人类的生产实践之中。历经社会变迁和生活方式变革,钓鱼已逐步演变为一种深具文化内涵且能够陶冶情操、养性修行的体育活动,历经数千载而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如今,现代钓鱼运动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钓法,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高消费的,也有低成本的。其中,门槛相对较低的传统塘钓和库钓主要是静态的,所需的鱼竿价格最低可达百元人民币。然而,被誉为“水上高尔夫”的路亚钓则需要不断地移动位置,并且需要借助游艇进行交通,因此相关设备和钓饵的年度花费可能会高达百万元人民币以上。钓鱼运动在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普及,全球范围内拥有数亿计的钓鱼爱好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以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等人。钓鱼运动因其独特的魅力——“寄情于山水之间,与鱼儿斗智斗勇”,已经成为了欧美地区最为热门的户外运动之一,同时在我国也被视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运动项目。
目前我国境内共有约1.4亿名钓友(即每年至少参与四次钓鱼活动),青少年钓鱼者在总人数中占比达到了12%,而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的钓鱼爱好者则占据了总量的10%,而25至44岁的中青年人群已然成为了钓鱼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比例高达46%,接近总人数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被誉为“昔日王者”的45岁及以上的“大爷团”群体仅占整体的32%。
相较于我国,国外钓具产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各大钓具制造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高端品牌的钓竿价格甚至可以达到每支超过一千美元的水平。然而,在我国的钓具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尚未出现具有绝对统治力的品牌。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购物模式的日益普及,京东商城以及淘宝网/天猫已逐渐成为了钓具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而传统的渔具商店也开始朝着专业化咨询、场景式体验以及品牌连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钓具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预测报告》分析
很长一段时间,“地摊货”“贴牌生产”成了中国渔具产业的标签,规模小、创新能力低是制约中国渔具产业发展的困扰。然而过去十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技术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渔具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垂钓运动进入大众视野,中国渔具企业也借着这股春风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潜力。目前国内现存渔具相关企业78.5万余家,其中,2023年上半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4.5万余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109.8%。作为出产全世界80%渔具产品的国家,中国已是全球渔具加工大国。
钓具行业市场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行业大变局发生在钓具材料上的变革。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钓具向碳素竿突破,钓具行业开始崛起。碳纤维材质具有轻质、强度高等特点,所以碳纤维材质的钓竿迅速成为了国际上最受欢迎的钓竿。也正是那个时候,国内钓鱼爱好者才开始慢慢多了起来。
从玻璃纤维钓竿到碳素钓竿,看似普通的鱼竿背后的转变却承载着我国对碳纤维技术的投入。碳素竿采用碳纤维制成,这种高性能合成纤维不仅比头发丝还细,却具备钢的7-9倍的拉伸强度,而重量仅为钢的四分之一。因此,碳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卫星、火箭、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内容